检测项目 |
参考值 |
简明临床意义 |
红细胞计数 |
男性4.0~5.5×1012/L 女性3.5~5.0×1012/L 新生儿6.0~7.5×1012/L |
增高见于慢性缺氧(肺气肿和先天性心脏病等)、严重脱水、大面积烧伤、慢性一氧化碳中毒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降低见于贫血、白血病、大量失血及钩虫病等。巨幼细胞贫血时减少更为明显。 |
白细胞计数 |
成年人4~10×109/L 婴儿(两周岁以下) 11~12×109/L 新生儿15~20×109/L |
增多见于细菌性感染、尿毒症、严重烧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白血病和应激状态(急性出血和大手术)等。(妊娠后期、月经期、饭后、剧烈运动后可有生理性增加)。 减少见于病毒感染、伤寒及副伤寒、疟疾、再生障碍性贫血、极严重感染、放射性辐照、肿瘤化疗后和非白血性白血病等。 |
中性粒细胞计数 |
2.00~7.00(50~70%) |
增多见于急性化脓性细菌感染、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出血、溶血、手术后和尿毒症等。 减少见于伤寒和副伤寒、疟疾、粒细胞缺乏症、放射性辐照和肿瘤化疗。 |
嗜酸粒细胞计数 |
0.02~0.50(0.5%~5.0%) |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过敏性疾病、寄生虫病等;其减少见于伤寒和副伤寒等。 |
嗜碱细胞计数 |
0.00~0.10(0.0~1.0%) |
嗜碱性粒细胞增多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何杰金氏病和铅中毒等。 |
淋巴细胞计数 |
0.80-4.00(20.0%-40.0%) |
淋巴细胞增多见于病毒感染,其减少见于免疫缺陷病 |
单核细胞计数 |
0.12-0.80(3.0%-8.0%) |
单核细胞增多见于某些细菌感染及单核细胞白血病等。 |
血红蛋白检测 |
女性 120-160(g/L) 男性 110-150(g/L) 新生儿 170-200(g/L) |
生理性增多:见于机体缺氧、新生儿、高原生活 病理性增多:见于大量失水、慢性心肺疾病、红细胞增多症 生理性减低:见于婴幼儿、妊娠晚期、老年造血功能减退 病理性减低: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恶性肿瘤骨转移、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失血性贫血 |
红细胞比容的测定 |
男性0.42~0.50(42%~50%),女性0.37~0.43和新生儿0.49~0.54。 |
增高见于失水和大面积烧伤等所致的血液浓缩以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下降见于贫血及血液稀释时。 |
平均红细胞 体积检测 |
成人80~100fl 儿童73~89f1 新生儿可达105fl |
用于贫血分类:增大为巨红细胞性贫血,减小为小细胞性贫血(如严重缺铁性贫血)和遗传性球型红细胞增多症;正常红细胞性贫血时正常。 |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 |
27.0-35.0pg |
与MCV、MCHC用于帮助临床医师客观进行贫血的分型,提示贫血原因 |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 |
320~370(g/L) |
大细胞性贫血、正常细胞性贫血和单纯小细胞性贫血:MCHC正常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小于参考值低值 |
红细胞分布宽度(RDW-SD) |
35.0-56.0fL |
正常:正常人或红细胞大小均一,轻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等异常:红细胞不均一,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 |
血小板(PLT) |
(100-300)×109/L |
增加: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增生综合征、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急性反应(急性感染、急性失血、急性溶血等)脾切除术后。 减少:血小板生成障碍(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等) 血小板破坏增多:(ITP、脾亢、血小板消耗过多:DIC、家族性血小板减少) |
平均血小板体积(MPV) |
7.0-11.0fl |
升高:外周血血小板破坏增多时,巨核细胞DNA倍体数及细胞大小都增加。 降低:AIDS病毒感染、骨髓造血受抑制、发育不良、肿瘤或者白血病化疗后、败血症等 |
血小板分布宽度(PDW) |
15.0-17.0 |
PDW升高见于患发育不良性贫血的病人或溶血性疾病患者。 |